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比利时王国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与比利时《外交世界》期刊合作出版中比建交50周年专刊。
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在专刊上发表署名文章《1971-2021 站在历史新起点 中比合作续新篇》。文章全文如下:
1971-2021
站在历史新起点 中比合作续新篇
翻开中比关系大事记,数字“一”具有特殊的意义。比利时在欧洲国家中第一个向中国提供一笔政府贷款,第一个与中国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第一个开通中国游客包机航线......50年前的1971年,中比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间关系的典范。把时针再往前拨50年,100年前的1921年,一批满怀救国报国理想的中国学子来到比利时沙勒罗瓦劳动大学勤工俭学。他们不仅给这座城市起了一个极富诗意的中文名字——“晓露槐”,还亲切地把这座大学称作“中比大学”。他们之中一个22岁的青年名叫聂荣臻。他在劳动大学图书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并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就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事件。28年后,聂荣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过去50年不仅见证了中比友好的不断深化,也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在我履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后,我与比利时各界人士有不少接触和交流。有人问我,为什么中国在几十年时间里实现了如此大的发展?中国那么大,怎样才能读懂中国?我对他们说,要想“读懂”中国,就一定要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因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如今的中国。放眼世界,政党已成为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基本政治组织和重要政治力量,以政党为主角的现代政治已成为各国普遍的政治形式,但在不同国家,政党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百年政党,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首要作用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是坚持做好了三件事。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每年中国脱贫的人口相当于一个比利时。这是中国的成就,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就。中国西南部有个被高山绝壁合围的小村庄,全村400人几乎与世隔绝。共产党员毛相林带领村民用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的“天路”,发展乡村旅游,让贫困村过上了好日子。7.7亿中国农村人口脱贫这个庞大数字的背后,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感人故事。2020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高达93.1%。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民心。
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布鲁塞尔是马克思曾经生活的地方。布鲁塞尔大广场的“天鹅之家”咖啡馆见证了《共产党宣言》的孕育过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自己的中国特色之路。近代以来,中国尝试过不同的路,遇到过许多艰难曲折。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能够为中国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够获得人民拥护的正确道路。
三是坚持办好自己的事,为世界持续贡献正能量。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努力让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变得更美好。中国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积极响应。中国积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出兵国。中国持续为世界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30%。习近平主席讲过,“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这头狮子决不信奉丛林法则,而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卫士。
过去50年,中比关系伴随着中比两国各自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两国高层交往不断,政治关系持续加强。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比进行国事访问,中比正式建立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双边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2千万美元发展到270亿美元,增长了1350多倍。疫情背景下,去年中比经贸合作逆势增长,比利时对华投资打破历年记录,增长了210%。两国人文交流不断发展。两国共有32对友城结好。双方留学生数量已达3000多人。天堂动物园的大熊猫一家成为比利时家喻户晓的明星。钢琴家尚·马龙为武汉抗疫作曲《黎明的编钟声》则让亿万中国人动容。50年前,很多比利时人从埃尔热的漫画《丁丁历险记》才开始知道中国。而今天,比利时小伙子戴庐可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成为“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全球总冠军。
在我看来,中比建交50年来,双边关系之所以能取得长足发展是得益于四方面经验。一是互尊互信。双方恪守建交之初的政治承诺,尊重各自的发展道路,照顾彼此重大利益关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挑战能够相互支持。二是开放共赢。双方坚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型经济,打开大门欢迎对方企业和民众,积极发展双边各领域务实合作,通过合作实现自身盈利也为对方带来发展,让双方人民都从中比关系发展中获益。三是包容互鉴。大力推动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加强两国地方和民间交往,促进民心相通。四是平等相待。双方国情不同,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很正常。关键是通过建设性的方式开展对话交流,增进彼此了解,让友好与合作始终是中比关系的主流。
50年过去,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愿同比方进一步深化中比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我认为双方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相向而行,将彼此的发展视为积极因素。比利时享有“欧洲首都”美誉,中国重视比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独特作用,将比视为欧盟中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应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引领下,始终坚持正确、客观的相互认知,用政治智慧增强政治互信,用积极视角和长远眼光看待彼此的发展,让双边关系行稳致远。
二是聚焦合作机遇,促进互利共赢。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将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各国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今年也是欧盟大规模经济复苏计划启动之年。我们愿与比方共同努力,为对方提供开放、公平和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在“后疫情时代”培植务实合作动力,拓展在港口物流、科技创新、数字经济、能源环境、绿色增长等领域合作,带动双边关系提质升级。
三是努力扩大共识,共迎挑战,共创未来。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更加证明,世界各国已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同舟共济、团结合作。中比都是捍卫多边主义、支持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领域有诸多共识。两国应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以世贸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建交50周年是中比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说,“过去和未来引导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相信中比两国将总结历史经验,面向未来探索双边合作新方式和新领域,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整个世界。
Comments